当前位置:首页  教务工作

【“同上一门思政课”系列】环境系阮宏程老师《生活中的化学》

来源:KOK官方体育登录入口作者:王诗苇发布日期:2024-05-30访问次数:102

为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4年5月28日上午,环境系阮宏程老师在《生活中的化学》课堂上讲解“食品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节内容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深入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程中,阮宏程老师先以提问方式导入课堂,对学生问提问“食品的包装材料有哪些?你们偏向于哪些包装材料?哪些食品包装材料较好?”学生思考后踊跃参与讨论。此后,老师分别介绍了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场景、安全性、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绿色包装材料等内容。过程中,老师分别从社会责任与公共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精神、法规遵守与伦理、环保意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教育与引导等方面挖掘本节内容的思政元素,具体内容如下:

1.社会责任与公共健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共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食品包装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

2.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绿色食品包装的设计理念与这一理念相契合,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3.科学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精神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提高食品安全和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是科学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法规遵守与伦理: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和法规遵守体现了法治精神,保障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环保意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绿色食品包装的设计和使用,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6.消费者权益保护: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注食品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7.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天然材料进行食品包装,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创新精神。

8.教育与引导: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教育引导消费者关注食品包装,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的化学》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修读学生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因此具有大范围进行思政教育的优势。通过这些思政元素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XML 地图